提起《诗经》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,往往会有人想到《关雎》和《蒹葭》。它们的结局一个圆满,一个怅然,但都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,都反映出人世间最真的现实。
“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这是《关雎》的开篇。请注意,主人公分别是“淑女”和“君子”。前者联系全文可知,她品貌双全,自力更生;而后者定极有修养和品位,从“钟鼓乐之”便能看出他出身名门。这二人就算放到现在,大家也会赞叹一声:郎才女貌,佳偶天成。
而《蒹葭》呢?同样是追求女孩子,同样都带着持之以恒的态度,可是两相比较,差距立现。没错,他付诸行动,然而每次都只是见到心爱之人“在水一方”。他“溯洄从之”了,也“溯游从之”了,但他的意中人对他可能连印象都没有。他真正接近她了吗?他跟她说话了吗?他让她动心了吗?很明显,都没有。而《关雎》的“君子”却让“淑女”心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