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时期,齐桓公不计前嫌,重用管仲。鲍叔主动荐贤,甘愿其下。君臣戮力同心,治国爱民,终使齐国国富民强,齐桓公九合诸侯、一匡天下,成为“春秋五霸”之首,名垂青史,令人崇敬。
我敬齐桓公虚怀若谷,管仲才能卓越,但我更敬鲍叔勇于荐贤,勇当伯乐,不妒才,不害才,善于识才、荐才、护才的优秀品质。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:“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。”这里的“多”,是“称颂”“赞美”的意思。
一个人要成才、成器、成就名垂青史的丰功伟业,除了内因强大、才能出众外,伯乐的赏识、贵人的扶助,也是极其重要的。韩愈在《马说》中就曾开门见山地强调了伯乐对于人才的重要性: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。韩愈把伯乐的识才、育才、用才看作是千里马成长、成就、成名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条件。否则,“故虽有名马,祗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間,不以千里称也。”